合金管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合金管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资讯】雪龙船破冰归来葱莲

发布时间:2020-10-18 16:03:23 阅读: 来源:合金管厂家

雪龙船 破冰归来

历时69天,安全航行逾1.25万海里,共计131人,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以下简称“考察队”)26日返回上海。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此次科考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冰情复杂、气候复杂多变等困难,圆满完成了任务。本次科考有哪些重要成果?科考队员为此付出了哪些努力?科考生活是什么样的?

成果

取得多项北极考察之最,国产设备惊艳亮相

考察队由“雪龙”船、综合队、大洋队、海冰与新型环境队等组成,先后在白令海、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北冰洋中心区域等海域开展了基础环境、海底地形、生态、渔业、海冰和航道等综合调查。

我国作为近北极国家,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气候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开展北极考察,是我国今后需要长期开展的工作。“本次考察进一步夯实了北极业务化监测的基础,对我国北极科学研究、业务化监测体系建设、北极环境评价和资源利用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朱建钢表示。

本次考察取得多项北极考察之最。

首次实施业务化监测和科研项目考察相结合的调查。共保障了13项业务化项目、9项国家科研计划支持项目和3项国际合作及其他项目等科学考察任务。进一步夯实了北极业务化监测基础,完善了北极业务化监测体系。“我们实施了88个海洋综合站位和10个冰站的考察,冰站数量、冰基浮标以及锚碇观测平台的布放量均为历次北极考察之最。”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魏泽勋说。

不少国产设备在本次科考中惊艳亮相。此次首次成功布放我国自主研发的“无人冰站”、水下滑翔机以及爬升式海洋剖面浮标等无人自治观测装备。“‘无人冰站’可实现对北极的海洋、海冰、大气三个界面多个通量的无人值守观测,水下滑翔机可以大范围开展从表层到千米深度的海洋剖面环境数据获取。”据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陈红霞介绍,这使得我国的北冰洋考察从夏季延续到了其他季节。

考察队还首次在极区开展了岩石拖网,岩石拖网样品与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结合,为研究楚科奇边缘地的演化过程和评估极地多金属结核结壳的资源潜力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同时,据魏泽勋介绍,本次考察还将探索北极海洋酸化、微塑料和人工核素等热点海洋环境问题纳入到业务化监测范畴,首次结合同位素技术研究微塑料在不同营养级中的传递规律。为更全面地从碳循环角度认识北极海区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及调节作用,评估北极海洋、大气和生物载体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水平和微塑料含量,认识北极海域微塑料对生态系统潜在危害提供科学支撑。

此外,本航次的考察与国际大型极地考察和研究计划相配合,大气探空、海冰物质平衡和上层海洋剖面等观测数据将与国际计划共享。大气探空观测数据准确实时发送至国际气象组织的GTS系统,助力国际北极环境观测网建设,为提升对北极气候和海冰的预测预报能力做出了贡献。

困难

冰区厚度和密集度高,还会受到北极熊的攻击

这次考察经历了严峻的挑战。

据了解,“雪龙”船破冰能力有限,尤其在厚度和密集度较高的冰区,船舶必须四处寻找适合航行的水道。而且,北极雾天、阴天多,能见度时高时低。一旦看不清前方,没把握好方向,船就可能误入密集冰区,进退两难。此次返程途中,考察队在北极中心区遇到一次气旋活动,来时的水道全被浮冰堵住了。队员只能依靠海冰遥感卫星云图寻找海冰密集度低的地方,“雪龙”船在冰与冰之间艰难行进。

“科考队员们还是顶住压力,圆满甚至超额完成了作业任务。”魏泽勋说,整个科考过程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考察队和“雪龙”船的完美配合。

一般来讲,科考作业类型包括走航调查、拖曳式调查、站位调查、锚碇作业、冰站作业等,总体上考察手段非常多,如果船基和队伍配合不好,就无法保证考察任务的顺利开展。魏泽勋还记得在一次水文站作业中,那片区域冰情非常严重,只有十几米见方的水域供他们进行1000多米水深的温盐深仪观测。在水域面积比较大的情况下,船动一些还可承受,但在这么窄的水域进行温盐深仪作业,对船停稳的要求就非常高,而且“雪龙”船没有动力定位系统,全靠船长操船的功力。最终船和队员默契配合,出色完成任务。

另外一个挑战来自北极熊,冰站作业最大的不安全因素就是北极熊。当科考队员在冰面作业时,会担心受到北极熊的攻击。在不主动伤害北极熊的前提下,保护好科考队员人身安全,“防熊”成为一项重点任务。

据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雷瑞波介绍,对于防熊,考察队有严格程序,主要分4步。一是上冰作业审批。所有上冰人员(不包括防熊人员)必须在上冰前一天提出申请,经考察队批准后才能上冰。未获批准人员不得自行上冰。

二是上冰侦察。对于短期冰站,冰站负责人带领一至两人先下冰测量冰厚,确定作业范围,并安排防熊安全保障人员上冰,观察周围环境、往返路线及冰况。确定安全后,作业人员才能上冰,并确保在作业范围内作业。“长期冰站每天作业前须从驾驶台瞭望侦察,确保没有熊在站区及周边区域出现,作业人员方可下冰。雪地摩托驾驶员须先把防熊安全保障人员运送至作业点。防熊人员就位后,作业人员方可前往作业点。”雷瑞波说。

三是上冰程序。上冰人员作业前须检查通信装备,按预定路线乘车前往工作区,防熊人员携带枪支同行。作业期间,冰上人员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雪龙”船值班人员和冰上防熊人员负责观察相关区域,发现可疑目标,及时通知驾驶台和队员。确认目标后,发布警报,“雪龙”船核实报警后,拉响汽笛,通报所有冰上人员按预案进入“苹果房”(防御屋),船附近人员立刻返船。

四是应急措施。接到报警,防熊队员须迅速前往北极熊和考察队员之间,掩护队员转移,按就近原则前往“苹果房”、小艇或回母船;直升机听到报警应迅速备航,接到指示后,迅速起飞,驱赶北极熊,掩护队员撤离。“短期冰站作业若遭遇北极熊,队员须在直升机把熊驱赶至安全距离以外后,方可撤离仪器设备。”

生活

健身场馆设备丰富,三餐考虑南北差异

“雪龙”船上的生活什么样?

据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事务主任缪炜介绍,“雪龙”船上的健身设备比较多。在第三层,有一间面积大约40平方米的全海景式健身房,内设俯卧撑支撑板、健身自行车、跑步机、哑铃等器材。来健身的科考队员很多,有时需要排队。最热门的是今年新更换的跑步机,为健身专用。

此外,船上还有篮球馆和游泳池。篮球馆在甲板底层,面积约30平方米,平时去的科考队员也很多。游泳池也在甲板底层,长6米,宽3米,深2米。泳池的利用率不高。南极考察时,比如过赤道,天气炎热,科考队员会在泳池里灌入一些海水。但在极区,天气寒冷,一般无法使用。

饮食上,“雪龙”船上每日三餐充分考虑南北差异。早餐有粥、鸡蛋、点心等,午餐和晚餐分别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主食以米饭、面条为主。每餐均有一至两种水果和饮料供应。船上有500多种补给食品,其中9种水果、61种蔬菜、二三十种水产品、若干种海鲜、多种速冻蔬菜、若干肉类和家禽等,还有作为应急用的各种零食。

本航次全程不靠港,不能补给新鲜蔬菜和水果。船上的蔬菜补给有3种:绿叶菜、便于存放的蔬菜以及速冻蔬菜。水果类有哈密瓜、西瓜、香蕉、苹果、梨等,可以保证整个航次食用。水产品种类丰富,各种鱼类、贝类、虾类等,还有大量的肉类和家禽。船上有冷藏蔬菜库、冷冻鱼库、肉库、鸡蛋库、干货库、水果库等,食物都存放于专门的仓库中。

船上还配备了一定药物。据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随船医师倪俊声介绍,外伤膏药需求量较大。用量大的还有抗真菌、皮炎、过敏等药物。船上环境室内热、室外寒冷,队员工作时穿较多衣物,作业时出汗多,室内通风不佳容易引起真菌感染、过敏、皮炎等症状。

北京工作服厂家

海淀工作服定做

定制工服厂

北京工作服订做厂